网站首页 > 正文

有源书院第165次会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4-01-09文章来源:伟德1949官网 浏览次数:

2024年1月6日下午2点半,有源书院第165次会讲活动在西宁市万方城商务中心成功举办。此次会讲的主讲人是左克厚教授,会讲主题为:《论语》精讲。

主讲人介绍

左克厚安徽枞阳人。伟德1949官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老子书院主讲教授,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青海省全民阅读推广人,西宁市员工经典导读中心创办人,有源书院创办人。著作有《大学中庸导读》《中国美学》《国学经典基读本》《论语旧注今读》《孟子通讲》《大学中庸通讲》《老子句读》《逍遥游齐物论句读》。


今天的会讲承接上次的内容,左教授继续为书友们讲解《论语·卫灵公篇》与《论语·季氏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这句话的意思是侍奉君主,应该认真做事,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面。《论语》中的这句话虽然表面意思简单,但背后的含义却非常深刻。左克厚教授首先解释了孔子在讲这句话时的背景,当时社会环境复杂,国君众多,人们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心意的君主去侍奉。因此,做事第一,待遇第二,是当时的实际情况。臣子和国君之间建立了一种自由的关系,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在后来被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变成了带有胁迫和专制性质的关系。孔子在讲这句话时,背景是自由的社会,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然而,当一个人在某个体制下工作,必须尽心尽力时,这种关系就带有胁迫性。因此,从后来人的误解角度来看,这句话表达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一个是完全自由的关系,一个是完全附属的关系。

籍由此,左老师还讲述了读经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误解。他认为,经典中包含了许多背景信息,如果只关注字面意思,很容易误读。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经典背后的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同时,孔子生活在相对自由的时代,他的发言具有客观的背景。然而,后来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观念也随之改变。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变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经典。我们要在还原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去理解经典,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孔子的思想。

子曰:“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这句话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它表明了不分阶层、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观念在当时的社会非常前卫,与当时的主流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孔子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无论贫富、男女。虽然孔子的员工中没有女性,但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没有达到有教无类的程度。

孔子的这种教育观念背后显示的是平等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平等为原则,而不是以等级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以成就和地位来激励他们,而不是以平等的思想去引导他们。这种不平等观念在古代一直存在,直到当今社会仍是主流观念。因此,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需要从内心消除不平等观念,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

这其中显示了文化的重要性,左老师认为文化不仅仅是经典,更重要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永远是有差别性的思维,而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平等,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赞扬我们的文化。孔子的时代有很多好的文化,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变成如今的模样,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有可能解决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问题。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是孔子关于道不同与互补的哲学思考,包含了两个层面。其一,从方法上理解,即使两个人走不同的路,但只要目标相同,价值观一致,他们就能相互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实现目标,是互补的关系。其二是,目标和价值观本身就存在差异和分歧,所以他们的做事方法,所走的道路也是截然相反的,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

由此可以延伸出,价值观差异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很大的。价值观不同会造成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矛盾。在中国社会中,价值观的冲突尤为严重,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家庭的不和。为了维护人际关系,人们往往选择避免谈论价值观问题。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沟通。因此,理解道不同不相为谋是很重要的。通过将其分为两个层次,即人的道不同和价值观不同,可以更好地解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子曰:“辞达而已矣。”

这句话主要讲述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语言表达不仅仅是口头或书面语,还包括文学语言。在创作过程中,要达到“达意”的效果,即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要注意词义和词义的递进关系,理解人类创造语言的初衷是为了相互沟通。在创作过程中,要关注词的真正含义,而不是仅仅追求优美的语言。好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才能更好地传达思想。

例如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词语并不总是华丽的、辉煌的。他在创作过程中,尽量使语言符合每个人的性情、经历,准确表达出书中人物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文字的魅力。同时,左老师还强调了驾驭语言的重要性,让语言表现出达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努力。除此之外,语言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即使再高超的语言能力也无法表达出所有的事物。其次,有些东西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需要人们用心去体会。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孔子对礼仪的理解。师冕是一位盲人乐师,他来拜访孔子,孔子对之不厌其烦地提醒和指点,以便让乐师能够顺利入座和大家交谈。这个行为体现出孔子对待看不见的人的尊重和关心,是一个真正的懂礼之人。

孔子认为,礼仪上的规定并非绝对,而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情而变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按照规定的做法,导致机械、僵化。而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超越规则去做事,既符合规则,又能够灵活运用。并且在与人交往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施以援手。这种超越规则的精神,正是孔子所倡导的。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上述文章见于《论语·季氏》,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现出孔子对季氏将攻打颛臾举动的强烈反对。这段话涉及了孔子思想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战争理由的探讨。孔子在处理战争问题时,如何判断战争是否合理。他认为,在发动战争时,一定要有正当理由,不能没有理由就发动战争。孔子举了一个例子,鲁国有一个附属国,这个国家原本是独立的,但后来被鲁国侵犯,孔子认为这个国家没有理由被攻打,因为它是独立合法的国家。冉有、子路为季氏家臣,特别是冉有在季氏攻打颛臾问题上态度暖昧。为此,孔子以盲人护理者和虎兕龟玉看管者的失职为喻,批评冉有身为季氏家臣,却并未尽到规劝阻止季氏的责任,认为他们没有站在正义的一方。特别是他们以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为由攻打他国,那么很多人就会效仿,以子虚乌有来攻击别人。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孔子批判那些内心有真实欲求,想要得到却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的人。

其次是孔子的治国理念与实践,他认为,要想让国家繁荣昌盛,第一要吸引人才来为国家服务。因此,要创造公平公正的国内政治,让人相信这个国家有发展前景。同时,要尊重他人的选择,不能轻易改变立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别人,这样才能取得信任。关于公平公正的实践,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均衡,而不是平均。要实现公平,首先要关注个人的能力和贡献,给予相应的报酬。此外,孔子还强调,要修文德,通过礼仪、仁义等方式,让别人产生感激之情,从而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最后是孔子对季氏发动战争其目的的揭穿。他一语道破,认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和领土,削弱国君的权威,谋取更多的利益。为此他提出了避免战争和发展内政的方法,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孔子认为,要吸引人才来你的国家,不能靠武力,而是必须依靠国内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左老师在讲座的最后,引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提出了理性批判的重要性,要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孔子的观点。在研究孔子的学说时,不要有过多的感动、感性,而应积极运用理性的思维。孔子思想中理性的东西应广为传播,正确理解孔子经典,使之不被误读是极为关键的。

三个小时在左老师的讲述中倏忽而过,值有源书院七周年之际,以创办人左老师的经典国学讲座结束和开始一周年的书院活动是非常圆满的,书友们非常期待左老师继续讲述不被误读的文化经典,再次感谢左克厚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伟德1949官网